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C.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推知,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小,直至相等

【答案】C

【解析】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故向100克水中加入25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B、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推知,A、B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但是不意味着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有晶体析出,错误;D、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A、B的溶解度都逐渐减小,且有交点,故其溶质质量分数都逐渐减小,甚至相等,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乙、丙、丁、戊表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OCFeCu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的。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丙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其中乙、丙为化合物,丙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8;戊为紫红色固体,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丙的化学式CO2 B. 乙可作为燃料

C. 戊的转化基本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D. 甲的化学式为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分别代表镁、铝、铁三种金属中的一种,它们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图如下,x轴表示和酸反应的金属质量,y轴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B.a、b、c分别是铝、镁、铁

C.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a>b>c

D.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AB中酚酞均变红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_____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4)C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臭氧(O3)是对于环境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兴趣小组对其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O3微溶于水:

②O3常用于消毒等,但浓度超标时对人体有毒副作用;

③品红溶液为红色,遇强氧化剂(如O3)会变味无色。

探究一·臭氧的制备

(1)写出仪器①名称___________

(2)图中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将A中制得的氧气一次通过图中B→E装置。

①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先通过一段时间氧气,合上C装置电源开关,在电火花作用下O2会转化为O3,该反应是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探究二·臭氧含量的测定

D中反应原理为:2KI+O3+H2O 2KOH+I2+O2,当E中出现现象时,可知D中反应完全。从安全、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

(6)若D中生成碘12.7mg,则理论上应吸收O3_______mg(O3、I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8.254)。

探究三·影响臭氧分解的因素

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某浓度的O3在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

温度

分钟

pH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40

31

26

15

7

(7)①分析表中数据,臭氧的分解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据表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20℃、pH=3.0 b.30℃、pH=4.0 c.50℃、pH=6.0

③臭氧在水中分解是臭氧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过氧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做电解水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但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氢氧化钠的质量也不会发生改变。现将8g氢氧化钠的溶液在101g水中并通电,一段时间后生成1g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生成0.7g氢气时,氢气与氧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2)电解过程中,生成1g氢气时所消耗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g

(3)电解水过程中,当生成1g氢气时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用绿色粉末A制取红色金属H的两种流程,其中白色固体F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固体乙是目前用途最广、产量最高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___;乙____

⑵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的其他用途有_______

⑶转化②的过程中生成红色固体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转化②中同时产生气体,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转化③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在实验室中由物质A制取H,上述两种流程中,操作比较简便的是流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证;

(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______ .量取读数时,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2)请根据如图装置或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①选取图2中的序号,表示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_ .操作B的名称是 ______ ,该操作中当 ______ 时,应停止加热.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 ,一定不是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