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走进超市,小明来到食品区发现一些包装袋内充满了气体,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1)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_____(纯净物混合物”).

(2)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回答两点即可):__________

(4)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5)若所充气体是氮气,则实验室收集氮气的方法是_____

【答案】 混合物 防止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 无毒无害 廉价易得 水蒸气 排水法

【解析】(1)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混合物.(2)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同时由于隔绝了氧气能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3)食品充气包装所充气体的要求是无毒无害、廉价易得、化学性质稳定; (4)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5)若所充气体是氮气,氮气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氮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2)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每个实验至少需要进行_____(“1”“2”“3”)次称量;图A实验中气球的作用__________ ;做图B实验时,将试管中的盐酸与烧杯中的碳酸钠混合时看到的现象:________,这三个实验中不适合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3)63.2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   

①已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克。

②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对健康是有益的。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乳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乳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12

C.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和木炭粉中的一种物质,用五个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交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反应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BD物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甲同学从如图中选择AD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来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必须等到_____才开始收集,收集完氧气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分析产生该现象的是原因可能是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得的氧气,结果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同学们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MnO2分解都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实验制取氧气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属于溶液

B. “10%NaCl溶液含义就是100g水中溶解了10gNaCl固体

C. 10%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25 g KCl溶液蒸干得到5g 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步骤2:将粉末加入稀盐酸后,溶液中的明显现象是_____.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

请你思考:

①你认为此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选填遵守不遵守之一).

②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A.我不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

C.我能供给呼吸 D.我化学性质较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固体中加入盐酸会产生气体,则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C. 电解水得到氧气是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 氢气和甲烷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