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右图是A、B两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循环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若该循环为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则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途径Ⅰ的催化剂

B.若该循环有绿色植物参与,则物质A、B都是氧化物

C.该循环过程中,途径Ⅰ一定是释放能量的

D.通过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3、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O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N2
;Mg2+中的“2”表示的意义为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它的水溶液的PH
7(填“>”、“<”或“=”).
(3)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t1℃到t2℃之间时,a、b能否配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不能
(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在t1℃到t2℃之间时a的溶解度与b的溶解度始终不相等

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
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
B溶液(填写“>”、“<”或“=”,下同).
(3)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
B.
(4)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2℃,则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是A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7?四川)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此曲线你获得的信息有(任写一点)
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把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a.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黄浦区一模)右图是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现分别向50克A和80克B固体中各加水150克,加热溶解,同时蒸发掉50克水,冷却至T1℃,这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