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现有镁、铝、锌、铁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g,则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为(  )
A.10gB.40gC.60gD.100g

分析 此题用极值法.这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等质量的四种金属产生氢气最多为铝、最少为锌.要产生2gH2,如果全用铝,则需要18g,如果全为锌,需要65g,所以混合金属质量取值范围为18g~65g.

解答 解:如果全用铝,设铝的质量为X,则:X×$\frac{1}{9}$=2g解得X=18g;如果全为锌,设锌的质量为Y,则:Y×$\frac{2}{65}$=2g解得Y=65g.
由此可见,产生氢气2g,若全部为铝,则混合物质量最少为18g,若全为锌则混合物质量最大为65g,由于是混合物,因此混合物质量应介于18与65之间;
故选AD

点评 使用一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frac{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可简化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1)Mg+O2 $\frac{\underline{\;点燃\;}}{\;}$ MgO2
违背了客观事实.
(2)H2+O2 $\frac{\underline{\;点燃\;}}{\;}$H2O       
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试液已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若酚酞变质,刚开始溶液就不会变红色了.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仍显碱性,红色不会消失.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目的吗?
实 验 步 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赶出溶解在其中的氧气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
滴一些植物油
隔绝氧气
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
结论:红色消失与氧气无关,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4)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实 验 操 作观察到的现象结   论

取原氢氧化钠溶液数滴于试管中,加水稀释至约1ml,再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的红色不褪
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有关
(5)请你设计一种操作更简便的方案来证明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实 验 操 作观察到的现象结   论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立即变红褪色后的溶液中仍有酚酞,即红色消失不是酚酞被氧气反应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反应)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化合反应)
(3)用氯酸钾制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铁磁性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磁学性能,在生物、医药、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某磁性纳米材料X的一种制备方法:FeCl2+2FeCl3+8NaOH═X+8NaCl+4H2O.该磁性纳米材料X的化学式是(  )
A.Fe(OH)2B.Fe(OH)3C.Fe2O3D.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金属和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合金的密度一般都比较小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在金属表面涂油漆能防止金属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2)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物质C不仅是一种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C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②在反应A+B═C+D中,B和C的质量比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中,前者描述物理性质,后者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木材燃烧B.干冰易升华,苹果腐烂
C.粉碎矿石,铁能生锈D.分离空气制氧气,火药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B.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D.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