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以上A(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选用C或E,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4)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固体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应选用E(填仪器编号).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以及实验结束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①根据物理性质长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进行分析;
②根据实验室制取H2S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硫化氢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
(2)伸到试管的导管过长而不利于氧气的排出和装置中原有空气排不干净,故装置A有错;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选用C或E,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4)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②实验室制取H2S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硫化氢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应选用E.
故答案为:(1)酒精灯,长颈漏斗;
(2)A,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
(3)A,C或E,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在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4)①物理;
②B,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C,H,O,S,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H2CO3$\frac{\underline{\;\;△\;\;}}{\;}$H2O+CO2↑;(2)化合反应: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
(1)北京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

①煤、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均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③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BCD(填字母序号).
A.天然气属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D.气体燃料便于管道输送
(2)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①工业上用陈化粮(过期粮食)来生产乙醇,过程如下:
陈化粮$\stackrel{淀粉酶}{→}$葡萄糖(C6H12O6)$\stackrel{酒化酶}{→}$乙醇+二氧化碳
其中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是C6H12O6$\frac{\underline{\;酒化酶\;}}{\;}$2C2H5OH+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一定”说法合理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含两种不同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在KClO3中加入某固体A加热,氯酸钾分解速率大大加快,但A不一定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B.硬铝C.D.黄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图实验: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将广口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带进洞中,将水倒掉,擦干瓶内,盖上玻璃片即可;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若乙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且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C的体积数(用序号填写)
A.二氧化碳 B.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用通风管鼓入洞外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B.过滤可以使硬水变软水
C.可用适当杀虫剂消毒自来水D.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利用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
(2)将木炭和氧化铜混合,高温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3)在C、CO分别与氧化铜、氧化铁的反应中,C和CO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4)Na2CO3和CaCO3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H2O和CO2,是由于组成上都含有CO3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
B.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原子一定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