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44 B.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而书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判断反应的类型据此回答问题即可。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23g+64g﹣16g)=71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32g﹣5g27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71g﹣27g44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A、由以上分析知X的值等于44g+8g52g,故错误;B、由于该反应的表达式是W+O2→CO2+H2O,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2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g,两者的质量和为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64g﹣16g48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错误;D、由C的分析可知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4g﹣32g):(27g﹣24g)=41,故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____,关闭____

(2)人呼气时,应打开____,关闭____,此时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Ⅰ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Ⅱ瓶内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于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

(2)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图一)回答有关问题:

(1)10时,NH4NO3的溶解度为 g。

(2)分别将相同质量的氯化铵、氯化钠、硼酸的饱和溶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少的是

(3)6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配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4)如图二所示,室温条件下,将底部尚有未溶解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欲使试管中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则可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冰块

C硝酸铵晶体 D生石灰

图一 图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操作⑤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 (“10 mL”、“50 mL”“100 mL”)。

(3)若操作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 (偏大”、“不变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

(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C. 分离液态空气

D. 过氧化氢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同学进行如图①所示的实验(已知: 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C(如图②), 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

(1)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剩余的反应物是_______(“HCl”“Na2CO3”)。

(2)烧杯C中的溶质有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Cl、Na2CO3    B.NaCl、CaCl2 C.NaCl D. 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如图所示)的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