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和图E中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任写一点)。

【答案】烧杯 试管 对比 C中酚酞变红的快 B中酚酞变红的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有利于环境保护

【解析】

1)据图可以知道,图I中的仪器是烧杯,图E中的仪器是试管;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做对照试验;

3)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在热水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可以观察到C中变红的快,B中变红的慢;

4)根据实验可以看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再加入白色粉末,搅拌、溶解、吸附、沉淀,静置一会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白色粉末的名称是_____

2)如图1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该仪器在过滤时的作用是_____

3)过滤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你判断这种水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他按如图2将该水电解(a负极):_____(填“甲”或“乙”)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铁粉(on)和稀硫酸(n点后)先后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程中加入物质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只有一种

B. m=6.4

C. 实验过程中共产生FeSO4的质量为15.2g

D. c点对应的溶液加Zn粉,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20个质子

B. 该元素离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40.0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

2)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_____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_____,若G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__

3)小华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她需要的药品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选填字母序号),利用该装置判断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的依据是_____

5)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在B装置的基础上改装时,除铁架台外还需要添加的两种仪器是_____,集满气体后集气瓶应_____放桌面(填“正”或“倒”)。

6)安装装置A时,将导管塞进单孔橡胶塞的方法是_____

7)小组成员小慧同学想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热时氯酸钾的反应速率也很快。于是她惊奇地告诉同学舒展:高锰酸钾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小明经过思考后,认为小慧的结论不科学。你认为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原因是_____,高锰酸钾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呢?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直接构成的

B. 乙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C. 电解的水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D. 甲管中的气体能被点燃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材料制取烧碱,制取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步骤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固体A的成分可能是纯净的氢氧化钠,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

Ⅰ.制取CO的方法:加热碳酸镁和锌粉的混合物,反应原理为:MgCO3+Zn====MgO+ZnO+CO↑

Ⅱ.处理尾气的方法:用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吸收一氧化碳,溶液中会出现红色固体。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第一步:打开弹簧夹,通入一会儿氮气;

第二步:关闭弹簧夹,点燃两个酒精灯;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熄灭两个酒精灯;

第四步:……

(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l+2CO+2X═Cu2Cl2(CO)2·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步骤中,第一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再通入氮气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处有mgMgCO3参加反应,C处生成ngCaCO3,能证明25m21n的一个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