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

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来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的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铁生锈的因素解答.

【解答】解: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说法错误;

B.原子、分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说法错误;

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故说法正确;

D.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是都易锈蚀,比如金,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用此方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比较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  

(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

(3)20℃时,将136g饱和Na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  

(4)现有60℃时含NaCl和KNO3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其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晶体,可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5)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  (填序号)

a.0~20℃b.20~40℃c.40~60℃d.60~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F、G、H均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C、D、E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气体,G、H为常见的两种黑色固体,气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①产生的气体B、C的体积比为  

(2)气体E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试液的颜色变化是  ;将该液体加热后又变成紫色,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写出反应③、⑤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塞进橡皮塞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在石墨和金刚石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2)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  不同;

(3)如图所示,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转化关系中,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转化②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久置的NaOH溶液设计如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CaCl2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Na2CO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久置的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  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变质;

(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CaCl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酚 ,说明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4)为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向溶液滴加适量的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用A、D进行实验,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为  

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 .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这样做的好处是  

(4)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H2并测量生成H2的体积,通过分液漏斗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与圆底烧瓶中盛放的0.65g锌粒充分反应(稀硫酸足量).

①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b →d(填“b→c”或“c→b”).

②理论上0.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该条件下应能收集到224mL的H2,但3次实验测量的H2体积的平均值约为239mL.假设实验操作正确、规范,造成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B.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C.CO2(CO):点燃

D.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