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氨气(NH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氨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 温度越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C. 氨气分解可能产生氧气 D. 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 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 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已知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HCl、KMnO4、BaCl2、NaOH中一种或几种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首先观察废液为无色,然后测其pH为13,接下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稀H2SO4产生白色沉淀,问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B. 用氢气作燃料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干冰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分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完成下列基础的学生实验。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只是要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实验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分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元素 B. 钙原子 C. 钙单质 D. 钙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常见的金属材料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钢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

①钢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将钢片和纯铁片相互刻画,纯铁片上留下划痕,说明

③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为例,写出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2)铝制品比铁制品抗腐蚀性更好的原因是

(3)向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到滤液为无色,则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滤渣中一定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中考复习:常见的金属材料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内蒙古乌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t3℃时,将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4)将t1℃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为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