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永春县质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仪器a与d连接,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先
用水将长颈漏斗颈润湿
用水将长颈漏斗颈润湿
,稍用力转动插入到单孔塞中.
(2)利用装置乙和丁能进行的实验是
AB
AB
(填写序号).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或Zn+H2SO4=ZnSO4+H2↑;
2H2O2
 MnO2 
.
 
2H2O+O2↑或Zn+H2SO4=ZnSO4+H2↑;

(3)图乙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钥匙装置更加完善,可选用图戊中的
f
f
(填写仪器序号)代替图乙中的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填写仪器名称).
(4)小佳同学准备用托盘天平称取15.8g的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操作过程中误把砝码放在了左盘,高锰酸钾放在右盘,她实际称得的高锰酸钾质量为
14.2
14.2
g,制取氧气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装配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往丙装置的大试管中加入称量好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
,装好仪器,然后用酒精灯的
外焰
外焰
加热,加热前要先进性预热,具体操作是
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下方进行加热
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下方进行加热

③收集氧气,当
当导气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
当导气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
时开始收集;
④集气瓶口旁有气泡冒出时,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
在水面下方用玻璃片盖紧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在水面下方用玻璃片盖紧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⑤先把导管移除水面,然后撤去酒精灯;
⑥拆卸装置,洗涤仪器.
分析:(1)根据玻璃仪器和橡皮塞连接的方法分析;
(2)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特点选择气体的制取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长颈漏斗的缺点分析;
(4)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计算;
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逐项分析.
解答:解:(1)在连接玻璃仪器与橡皮塞时,为了增强润滑性,常常用水湿润长颈漏斗的颈,使其更加容易插入到单孔塞中;
(2)装置乙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反应型装置,适用此装置的气体制取药品需是液体和固体,且反应条件是常温,装置丁是排水集气法,适宜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故答案为:AB;
(3)不同的漏斗使用范围不一样,使用长颈漏斗可以便于添加液体,但是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和液体的用量,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使装置更加完善,可以使用分液漏斗;
(4)由物质的质量为15.8克,可知砝码质量为15克,游码质量为0.8克,又因为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所以15克=物质质量+0.8克,所以物质质量=15克-0.8克=14.2克;
②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因此往丙装置的大试管中加入称量好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加热时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应该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并且要预热,由于试管被固定,因此操作的方法是: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下方进行加热;
③收集氧气,当导气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收集,否则会使收集的氧气不纯;
④将集气瓶取出的方法是:在水面下方用玻璃片盖紧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氧气的溢出;
故答案为:(1)先用水将长颈漏斗颈润湿;
(2)A、B;  2H2O2 
 MnO2 
.
 
2H2O+O2↑ 或 Zn+H2SO4=ZnSO4+H2↑;
(3)f  长颈漏斗;
(4)14.2;②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外焰;先用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下方进行加热;③当导气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④在水面下方用玻璃片盖紧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反应原理及实验的注意事项等问题,综合性较强,因此掌握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完成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永春县质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永春县质检)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永春县质检)2013年1月28日,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针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了修订,首次将PM2.5作为发布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PM2.5中文名为“细颗粒物”,它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式雾霾的主要组成,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径等有毒物质的载体.主要来源有汽车尾气、煤燃烧产生的废气、工业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1)下列事实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C
AC

A、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B、用加高烟囱的方法处理工厂产生的废气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2)人们外出时常戴上N95、N99型口罩以防止PM2.5进入肺部,口罩所起的作用与化学中的
过滤
过滤
原理相似(填实验操作名称).
(3)从雾霾的组成看,它属于
混合物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在雾霾天气时,由于日照少,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会影响健康,可以多吃一下海鱼或动物肝脏、蛋黄等.维生素D的种类很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维生素D2属于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4.8%
84.8%

(5)雾霾防治中,减排是硬指标,应该重点从控制燃煤和机动车污染入手.汽油、柴油、乙醇、天然气都可以用于汽车燃料.它们燃烧时将
化学
化学
能主要转化为热能.在控制机动车污染方面,你能做到的是
尽量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尽量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6)择机进行人工降雨可减轻雾霾影响.在人工降雨中,可用
干冰
干冰
作致冷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永春县质检)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1)X物质的化学式为
Zn
Zn

(2)操作②的名称为
蒸发
蒸发
,操作①、②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玻璃棒

(3)加入的稀硫酸目的是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回收,并分离出铜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回收,并分离出铜

(4)写出废液加入过量X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Zn+FeSO4=ZnSO4+Fe(或Zn+CuSO4=ZnSO4+Cu)
Zn+FeSO4=ZnSO4+Fe(或Zn+CuSO4=ZnSO4+Cu)

(5)上述实验过程所涉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永春县质检)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某校初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乙醇的一些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一】乙醇的化学式是C2H5OH,在NaOH一样含有“OH”,那么乙醇是不是碱呢?请你试设计一种方案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乙醇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取少量乙醇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色
溶液不变色
乙醇不是碱
【探究活动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李同学认为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生成CO、CO2和H2O.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生成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并能吸收酸性气体.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乙醇燃烧气体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证明乙醇燃烧气体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C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D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气体从BC装置中带出的水分
除去气体从BC装置中带出的水分

(2)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
A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A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实验时,同学们还观察到B、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有气泡冒出,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该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生成.请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CuO
  △  
.
 
Cu+CO2
CO+CuO
  △  
.
 
Cu+CO2

(3)为了保护环境,应在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
点燃或收集尾气
点燃或收集尾气

(4)小明同学在反应的过程中发现C装置内除了气体通过溶液时产生气泡之外,没有明显变化现象,所以他认为C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红同学认为通过C装置气体中仍有部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为了确证C装置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C装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取反应后C装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小红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有关实验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