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所加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所待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30℃,甲与乙的溶解度关系甲 乙(填“=”或“>”、“<”);

②若将B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加入物质甲 克;

③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10℃时,上述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填“=”或“>”、“<”,下同)。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

⑤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两溶液的质量关系: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陕西省渭南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有六种气体:①氧气 ②氢气 ③二氧化硫 ④一氧化碳 ⑤二氧化碳 ⑥甲烷

请选择填空:

(1)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填序号,下同)

(2)可用来制汽水的是

(3)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新型燃料的是

(4)在冶金工业利用其还原性用于炼铁的是

(5)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6)充分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化学符号含义不正确的是

A.含义:+2价钡元素

B.含义:二个氢原子

C.含义:二个氮分子

D.含义:两个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宿迁)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等七校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