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在学习酸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室的工业盐酸呈黄色,老师解释说里面含有氯化铁.为测定这瓶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含量(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小霞做了如下实验:
取20g工业盐酸加入到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求:(1)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g;
(2)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g;
(3)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分析: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氢氧化钠不能和氯化铁反应,所以只有把盐酸消耗掉之后,才会生成沉淀,从图中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根据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氯化铁的质量,进而求算出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氢氧化钠不能和氯化铁反应,所以只有把盐酸消耗掉之后,才会生成沉淀,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氢氧化钠溶液被消耗至16g时,开始产生沉淀,说明此时盐酸被消耗完全,即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g
(2)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2g时不再产生沉淀,所以可以判断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2g-16g=6g;
与氯化铁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6g×10%=0.6g
设20g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为x
FeCl3+3NaOH═Fe(OH)3↓+3NaCl
162.5  120
x     0.6g
162.5
x
=
120
0.6g

解得:x=0.8125g
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0.8125g
20g
×100%=4.1%
答:该工业盐酸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4.1%.
故答案为:(1)16;
(2)6;
(3)4.1%.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7、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1)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2)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3)
(填①②③)
回答问题(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r+H2SO4=CrSO4+H2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A1、CrSO4溶液、Cu

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含钠元素、钙元素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一)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1)Ca(HCO32可溶于水;
(2)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1)甲同学认为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甲、乙两同学的猜想是依据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反应均有沉淀产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测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从而鉴别出两种溶液.
(3)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
【实验探究】(1)甲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但根据观察到的其他实验现象,他认为仍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1):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加热NaHCO3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问题讨论】(1)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展开了讨论,对甲同学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并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图2、图3).请写出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NaHCO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参与反应的离子:
 

精英家教网
(2)乙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而对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产生的现象难以理解,同学们又进一步查阅了资料,了解到CaCl2与NaHCO3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学们知道了乙同学是通过观察到
 
现象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至于CaCl2与NaHCO3溶液为什么能发生上述反应,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有待于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3)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
 
;根据你分析:Na2CO3受热
 
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任写一种).
【拓展应用】(1)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
 
方法除去.
(2)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适量的
 
溶液.
(二)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探究实验.用A、B、C、D四支试管各取室温下等体积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再向A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B试管中滴加氯化铜溶液、C试管中滴加氯化铵溶液、D试管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振荡.
【提出问题】:他们在探究的问题是氢氧化钙能否与
 
(选填“酸”、“碱”、“盐”)发生反应?
【表达与交流】:①阳阳同学根据在D试管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判断D试管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你认为此判断的依据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并解释其原因是
 

②为科学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对B试管中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继续进行探究.阳阳同学猜想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娇娇同学猜想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为验证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选用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请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滤液加入试   管中,向其中
 
 
娇娇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滤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是
 
方案二:取少量滤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同精英家教网学们认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请你对B试管中滤液的处理提出可行的建议
 

(三)现有CaCO3 和KHCO3的混合物,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来判定其中两种成分的质量比.
①甲同学称取2.00g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g,则a=
 
.该同学能否由气体质量计算出混合物中两成分的质量比?
 
(填“能”或“不能”)
②已知KHCO3 和NaHCO3一样加热易分解,K2CO3的分解温度远高于1000℃.乙同学称取Wg混合物充分加热,所得CO2气体质量(m) 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m(CaCO3):m(KHCO3)═
 
(用含b、c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9、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无明显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Al Cr Cu
【请回答问题】
(1)硫酸亚铬( CrSO4)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2

(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

(3)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r+H2SO4=CrSO4+H2

(4)实验三结束后,试管中
Al3+
(填离子符号,后面同)增加了,
H+
减少了;
(5)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
,②
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  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无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Al、Cr、Cu(或“②”)
【回答问题】(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r+H2SO4=CrSO4+H2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A1、CrSO4溶液、Cu

【归  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②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在实验室对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探究.
(1)酸和碱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右图是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C

A.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氢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
C.氢原子的质量为1.008         D.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盐酸和硫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
H+
H+
(填符号).
(3)小华同学打开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后,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4)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①同学们对溶质的成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小贝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氢氧化钠;小华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稀硫酸;小明同学说:溶质
只含硫酸钠
只含硫酸钠

多余的空
多余的空

②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老师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 则这三位同学的猜想中不正确的是
小贝同学
小贝同学

(5)小钢同学要配制7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经计算,他需要称量氯化铜的质量为
3.78
3.78
g.
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氯化铜溶液中主要含有Cu2+、Clˉ和水分子.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化铜溶液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氯化铜溶液显蓝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 实 验 结 论
取少量氯化钠固体,放入
试管中,加水,振荡
  固体溶解,
溶液呈无色
氯化铜溶液中的Cu2+能使溶液显蓝色(或Clˉ和水分子不能使氯化铜溶液显蓝);
氯化铜溶液中的Cu2+能使溶液显蓝色(或Clˉ和水分子不能使氯化铜溶液显蓝);
(6)取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二者正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