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金属

B. 向稀硝酸中加水

C. 双氧水分解

D.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金属

【答案】D

【解析】

相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金属,在初始阶段,由于金属是少量的,会完全参加反应,酸剩余,计算时应按照完全参加反应的金属来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的氢气是铝>铁;后来金属逐渐增加直至过量,此时就是酸完全参加反应,金属剩余,计算时应按照完全参加反应的酸来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产生的氢气相等,故A项错误,D项正确;

B、向稀硝酸中加水,只是起稀释作用,并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故图像所显示的pH会逐渐接近7却不会超过7,图像错误;

C、在双氧水的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在这里会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即相同时间内加二氧化锰的双氧水分解应更快,图像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会用到很多化学知识。

1)过氧化氢溶液在消毒时会在血液中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冒气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明用面粉、鸡蛋、牛奶、白糖、橄榄油等原料制作蛋糕。上述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做好的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固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B 为有毒气体,D是碳酸。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由物质A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物质C中混有少量物质B时,可将混合物通入_____除去物质B。

(3)写出物质C 与固体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由此,你认为过氧化钠可用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____;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

(3)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B

C

D

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等质量ZnMg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反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

2)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由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_____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盐酸是HCI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此时B中的溶质为_____.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C直接相连,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

(2)降温能使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提纯乙可采取___________的方法;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t2℃时,等质量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