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①属于分解反应

B. 转化②属于化合反应

C. 转化①中乙和丙的质量比为71

D. 转化②中乙和丙的分子数之比为12

【答案】D

【解析】

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烷为CH4、乙为CO、丙为H2、丁为C2H5OH,反应①②的方程式分别为:CH4+H2OCO+3H22CO+4H2C2H5OH+H2O

A、由方程式可知,转化①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故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B、由上述转化可知,转化②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转化①中乙和丙的质量比为28:(2×3)=143,故说法错误;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转化②中乙和丙的分子数之比为2412,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根据下列四个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先___,再点燃氢气,以免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B实验中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将白纸剪的五角星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

(4)集气瓶D中的铁丝没有燃烧,从燃烧条件来说,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 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______D

CO2的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___

AC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 (“>”“<”)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BCDEF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单质,CE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_____E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3)写出A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

3)若BF连接,则F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若BH连接,则H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4)若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并震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图),其原因是_____

5)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图,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虚线方框内装置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A组的同学们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生成了一种可用作氮肥的物质M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Ⅲ中相关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溶解度/g

34.0

11.1

37.2

19.5

反应Ⅲ在常温下(25)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常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振荡、静置, 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观察现象即可判断该晶体是否洗涤干净。

A AgNO3溶液 B BaCl2溶液 C Ba(NO3)2溶液

D Ba(OH)2溶液 E NaOH溶液 F K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连接如图中ABC装置,进行实验室的气体制取并验证其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2)若实验时B中蜡烛熄灭,C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将C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

3)若实验时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中的现象是_____。(空气中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已知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被碱吸收。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玻璃管D中开始反应前应先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B. 装置(I)的主要缺点是产品易堵塞导管、尾气污染环境

C. 产品氯化铁最终收集在E瓶中

D. 装置(II)没有明显的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KNO3不饱和溶液100 g,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下列方法中,最可行的是(

A. 再加入12.5 g KNO3溶解完

B. 再加入10 g KNO3溶解完

C. 再加入100 g 10%KNO3溶液

D. 恒温蒸发掉4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