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 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D. 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答案】A

【解析】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20℃时,据图可知,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丙>甲,故B错误;C、20℃时,据图可知,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C错误;D、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升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故D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NaOH溶液。为测定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取m2 g NaOH溶液于量热器中,加入m1 g质量分数为10.0%的盐酸,进行若干次实验(实验中始终保持m1+m2=50g),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溶液均匀混合后的最高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中____点表示盐酸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填标号)。

2)计算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填空.

1)塑料袋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如今却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我国每天消耗约10亿只塑料袋.国务院发出通知从今年61日起限制生产和使用塑料购物袋.请回答下列问题:

塑料属于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聚乙烯塑料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知聚乙烯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从环境或能源角度,谈一点限制生产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意义:_____

2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冰川按现在的消融速度,至2035年将全部融化殆尽.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

人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人体缺少_____元素.(填写元素符号)

维生素C的水溶液显_____性. 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_____

④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贮存氧气D. 塞紧胶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设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探究实验。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字母序号)(提示:挥发出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4)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用上述收集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如何验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下列的装置和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图A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指出图中错误的地方_______,改正时应该调节的螺丝是________(选填“a”、“b”或 “c”),装置改正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用如图甲测定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则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产生的气体→________→f(填写字母代号)。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O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用______(从A至D选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4)B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可以随时控制的反应停止和发生。从E至H选择________(填序号,夹持装置省略)也可以组装成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用右图乙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能溶于水,其现象是_________,此时打开瓶盖,向瓶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