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氮气质量分数为78% D. 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都可做保护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10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种装置,如图I和图Ⅱ,图Ⅱ选用容积为30ml(规格为18mm×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均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 图Ⅱ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Ⅰ实验中观察到的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图I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集气瓶的容积(ml)

实验开始时量筒内水体积(ml)

实验结束时量筒内水体积(ml)

150

60

37.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3)图Ⅰ实验中,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4)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

中,将规格为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

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⑤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5)图Ⅱ实验中,若操作均正确,注射器活塞注最终停止在_________mL刻度处。

(6)图Ⅱ实验中,若上述步骤③中,未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其它步骤都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____(填左或右,下同)移动,后___移动,最终活塞会停留在_____mL刻度处。

(7)对比图Ⅰ和图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图Ⅰ和图Ⅱ都能粗略的测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B.图Ⅱ实验中,没有白烟逸出,更环保;

C.图Ⅱ实验中装置始终密闭,避免红磷放入瓶中时空气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

D.实验中红磷的用量越多,实验测量结果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已知:铜 +氧气 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2) 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⑷ 若B,E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x=__________,

⑸ 若A,E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请写出E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 是非金属元素

C. 核内有115个质子 D. 核内有 173 个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⑵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丙途径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丙两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填“甲”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⑶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⑷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D装置收集,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实验时发现D装置出现了红色,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用已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溶于水然后过滤的办法可以回收到二氧化锰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兴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由于生成物都是固体,所以可用铁丝代替红磷

C. 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D. 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气密性检查的装置及描述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