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______;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1)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种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进行实验】研究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_正确

(3)操作②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交流】

(5)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然后过滤。

Ⅱ.定量探究

(6)兴趣小组同学想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HCl含量进行了测定(不含其他酸性物质)。取废水5 g,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中和,如下图所示。请你计算废水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A. 液化气站 B. 煤矿的井下通道 C. 农产品批发市场 D.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⑴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那么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上述装置中的A和E组合后,还能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______________;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p型透明导电化合物CuAlO2具有良好的热电性能,在热电转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以下为从航空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CuAlO2的工艺流程。

【资料】

Ⅰ.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Cu(OH)2、Al(OH)3完全分解的温度分别为80℃和450℃;

Ⅱ.CuAlO2高温易分解、受热易氧化。银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AlO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过滤后所得滤液A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2)煮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B在煅烧时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式为4CuO + 2Al2O3 4CuAlO2+X↑,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 “煅烧”时温度须控制在1042—1085℃范围内且在氩气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青霉素的药瓶、注射器和眼药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滴入稀硫酸后,在眼药水瓶中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中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

B. 上下两片滤纸条变红,只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该微型实验具有所用药品量少,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等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已知铵盐均易溶于水,在受热的条件下均能分解。

A. 反应中为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应先通入二氧化碳

B. 反应I得到的另一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作化肥

C. 反应II得到的CO2循环使用可以提高物质的利用率

D. 取过滤所得固体直接低温烘干后,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固体质量减少6.2 g,则固体中NaHCO3的质量为16.8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六(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推理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蔗糖、葡萄糖等有甜味,则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B. 可以用取样灼烧的方法区别蚕丝和棉纱线

C. 化学变化中原子、离子都不会改变

D. 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B.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 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生第二届学科素养展示大赛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日本工业新闻》报道了一条用炸药和碳粉炸出金刚石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认为这种方法很新鲜。用爆炸方法生产金刚石是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研究所发明的。因为在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40万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和的超高温。按以往用石墨在加2万个大气压就能“压”出金刚石的情况,爆炸式时产生的超高压和高温条件应该说完全可以“压”出金刚石。科研人员把装有炸药和碳粉的银制敞口容器,沉入到一个直径、深约的混凝土制成的水槽内。这样在爆炸时,其中的碳粉就基本上处于缺氧的条件下(深水中当然也有少量的氧,但微不足道),不会使碳燃烧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操作员一按电钮,只听水槽内轰的一声闷响,爆炸就算完成了。然后,将容器里的水取出来静置,让炸出的金刚石自然沉淀。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叙述不属于金刚石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来裁玻璃 B.琢磨成璀璨夺目的钻石

C.润滑剂 D.用作钻探机钻头

(2)日本科研人员用来制金刚石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填“碳粉”或“石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我们知道单质碳在高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不可能制出金刚石,请根据上述资料说说科研人员是怎样克服这一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