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WXYZ
反应前质量/g1.822340
反应后质量/g1.840未知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40g的XB.“未知”的值是0
C.W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D.Y一定是化合物

分析 试题给予了一些数据,要求能通过数据判断四种物质哪些分别属于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计算出Y反应后的质量,然后根据图表的数据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图示数据可知,Y反应后的质量=(2+22+34)g-(2+40+16)g=0g;
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40g-22g=18g,故说法错误;
B、由计算可知,Y反应后“未知”的值是0,可判断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C、物质W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可判断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故说法正确;
D、根据图表的数据:W反应前后不变,X增加了18g,Z增加了16g而Y减少34g,从而判断反应物是Y,而生成物是X、Z,由此可定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物Y一定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冶炼金属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稻草造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D.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迸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1)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2)若向固体B中加人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写出固体B的成分,写出其中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氧气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3.99.6000
反应后质量/g006.62.7m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4.2
B.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
C.物质X由碳、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分别得出甲、乙、丙三组数据,如表所示: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1010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100200100
反应后过滤,得干燥固体的质量/g4414
请利用已学的知识和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该反应的现象为
①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③反应容器底部有残留固体
(2)分析甲、乙两组数据可知10g金属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4g.再分析甲、丙两组数据可知,甲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质的是FeSO4(填化学式)
(3)丙组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4%.(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气体的性质和制备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草酸晶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frac{\underline{\;H_{2}SO_{4}(浓)\;}}{△}$CO2↑+CO↑+4H2O.为证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之一是一氧化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研究.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②B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③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什么?
④对D装置加热前要先通入过量的CO,其目的是什么?
(2)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用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进行了探究.
【做出猜想】
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
猜想二:实验中使用的液体药品是浓盐酸,造成通入石灰水中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气体.
【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Ⅰ将纯净的CO2通入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成立
(3)实验室取17g过氧化氢溶液和0.5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17.1g.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氦原子2He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盐NaCl;(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
A.
液体过滤
B.
测定溶液的pH
C.
闻气体气味
D.
点燃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