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仪器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1回答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_____ (填序号)。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它来制取另一种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与水反应且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

4)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2所示,测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的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_____

A 40mL60mL B 50mL50mL C 60mL40mL D 20mL80mL

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要对剩余的两种固体进行分离并回收。回收得到两种固体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填序号)。

【答案】烧杯 2H2O22H2O+O2 ACDF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易溶于水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B ABEGHI

【解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物是水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1)仪器E的名称是烧杯。

2)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ACDF,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它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与水反应且不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4)设通入氧气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x

故选B

5)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要对剩余的两种固体进行分离并回收。回收得到两种固体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ABGHI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B. 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

瓶口出现白烟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溶液变成红色

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

C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活性炭

异味消失

活性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

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粉末

产生大量气泡

Cu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请计算:

(1)配制26.5%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___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下图以天然气合成氨(NH3)的工艺流程(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回答相关问题:

1)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_____

2)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_____

3)③处加入K2CO3溶液吸收了CO2生成碳酸氢钾(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还原氧化铁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CO2气体生成

B. 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粉

C. 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则减少的质量为CO2气体质量

D.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探究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及沉淀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计算:(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_____n_____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①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业流程(查阅资料:BaCl2+2KOH+CO2=BaCO3↓+2KCl+H2O)。

1)操作3的操作是洗涤、干燥,操作1和操作2的操作是_____

2)为了节约成本,节约资源,该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______

3)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4)实验室要制得19.7g碳酸钡产品,至少需要1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