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A、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错误,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正确,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正确,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从而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热水的白磷没有燃烧,原因是水隔绝了氧气,正确,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动趋势与对应的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久置在空气中已经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至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酿制美酒——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____________

(2)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____________,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____________,每 ____________结合生一个氧分子.

(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铁锅存放不当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

(2)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纳米级铁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其生成物的名称为___ ____

②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 _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_________g.

(2)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取l00g该工业盐酸稀释成HCl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加多少克水?(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不宜立即收集,当____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4)若用装置B制取CO2,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逸出,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 ,试剂B选用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2)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可以食用外,还常用作工业原料生产相应的化工产品,如工业上利用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烧碱、氢气和氯气,试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某溶液中溶质成分已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2SO4HCl、NaOH、BaCl2

中一种或二种,现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提示:氯化溶液呈中性)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石蕊变红,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为了进一步测定成分,重新取少量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0%的Na2CO3溶液,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图1)和滴加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图2)

根据图1,推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一定不存在物质的原因是

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图2中d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简述bc段溶液pH一直为7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