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下是有关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趣味实验。

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弹簧夹时,烧中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溶液变为红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该趣味实验后烧瓶中溶液的溶质是Na2CO3,乙同学认为他的说法不全面。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加以证明。_________ (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答案】 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BaCl2 溶液等),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溶质有Na2CO3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溶质中含有NaOH,否则不含

【解析】

1)挤压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使瓶内压强变小,当打开弹簧夹时,大气压把烧中杯中的水压进烧瓶,形成喷泉,而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或未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遇到滴有酚酞的水变为红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后烧瓶中溶液的溶质一定有Na2CO3,可能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设计实验除了证明溶液中有碳酸钠,还要证明是否有氢氧化钠。实验如下: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BaCl2 溶液等),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溶质有Na2CO3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溶质中含有NaOH,如果溶液不变红,则不含氢氧化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3.7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1)图中能证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为_____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酸与碱反应时会放出热量,小明用温度计测定反应前后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小明的操作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1)步骤①中,黄卤所含杂质BaCl2和黑卤所含杂质Mg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_____

3)步骤③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BaSO4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_____(填标号)

A 蒸馏水

B 饱和NaCl溶液

C 饱和NaOH溶液

D 饱和BaCl2溶液

4)将60kg10%NaCl的黄卤和55kg40%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最多为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28

3

20

4

反应后质量/g

a

3

12

26

A.a等于14

B.Y一定是催化剂

C.参与反应的X与反应生成的W的质量比是7:11

D.若继续反应至反应停止后,还要消耗8 g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西德兴素有中国铜都的美誉,矿产资源丰富,蕴藏有金矿、辉铜矿、黄铜矿等。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1)黄金中含有金元素:______

2)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硫化亚铜中的阴离子符号:_______

3)从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中提取铜,标出其中一种生成物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②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铁粉为黑色。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CO2:猜想2.CO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的现象为_____F处玻璃管中出现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且G处瓶内无明显现象,则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CO2;猜想4.COH2。经讨论认为无须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下列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铜溶液

D.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I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D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中C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HI 都是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