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活动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裝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用装置A、B、C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B中应盛放的是_____,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_____

(3)活动小组对(2)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2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

(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

【答案】 2KMnO4K2MnO4+MnO2+O2↑ 。 浓硫酸 , a→c→b→d 。 甲装置的气体进入气球时会经过铜粉,使气体与铜粉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 实验前后注射器读数 。 偏大 气球内含有气体时会导致反应后读取的注射器数值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

【解析】

(1)实验室可以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如果选择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2)如果干燥气体,可以在多功能瓶中加入浓硫酸,干燥气体的时候应该让气体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所以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c→b→d;(3)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加合理,因为甲装置中的小气球在装置后面,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可以使反应更加充分;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实验前后注射器读数;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大,气球内含有气体时会导致反应后读取的注射器数值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 t1℃时,a点表示乙的不饱和溶液

C. 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 t1℃时,将甲和乙各5g分别加入5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正确的符号填空:

硫元素___ 3个铁原子____ 硫酸根离子______ 钠离子____ 3个亚铁离子____ +2价的镁元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九种物质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Y为黑色固体,X、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箭号表示生成的意思,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X的化学式_____

(2)Y的用途:_____

(3)与反应①的反应基本类型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

(4)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装置还缺 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 反应。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在锥形瓶中添加二氧化锰,再从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选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若使用装置E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c”“d”)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以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