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0?南宁)用化学用语填空:
(1)1个磷原子
P
P
.(2)2个锌离子
2Zn2+
2Zn2+
.(3)3个水分子
3H2O
3H2O

(4)氧化镁
MgO
MgO
.(5)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3
Al
Cl3
+3
Al
Cl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省略不写,所以1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 P,故答案为:P;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锌离子带2个单元位的正电荷,表示为Zn2+,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答案为2Zn2+
(3)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因此1个水分子表示为H2O;表示粒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化学符号的前面,因此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
(4)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氧化镁可表示为:MgO;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故可表示为:
+3
Al
Cl3
故答案为:(1)P;(2)2Zn2+;(3)3H2O;(4)MgO;(5)
+3
Al
Cl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南宁)生活离不开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采取的措施是
盖上锅盖
盖上锅盖

(2)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塑料制品和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等可以解决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
问题.
(3)下表中列出的是某品牌黄豆的主要营养成分.请你分析后回答:
蛋白质(g) 脂肪(g) 无机物(g) 磷(mg) 钙(mg) 铁(mg)
39.2 17.4 5.0 570 320 5.9
①黄豆中含有的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
蛋白质
蛋白质
(填一种名称即可).
②表中的“钙”、“磷”是指
元素
元素
(填“原子”、“元素”或“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南宁)下图是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
3
3
g.
(2)配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③①④②⑤
③①④②⑤
(填序号).
(3)若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配得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南宁)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大会主题之一是强调大幅度减少全球碳排放,稳定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以及防止全球气候继续恶化.“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
(1)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给自然界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①③⑤
①③⑤
(填序号)
①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③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⑤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的俗名是
干冰
干冰

(3)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当然二氧化碳也不是一无是处.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填序号).
①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②我能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④固体的我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4)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太阳能、风能、
太阳能、风能、
(写两种)等.
(5)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6)在一定条件下,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写出经以上途径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
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南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课本中“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1)【提出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2)【活动探究】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四组实验,发现均能反应,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  ②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  ③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钾溶液:
Ba(NO32+K2CO3═BaCO3↓+2KNO3
Ba(NO32+K2CO3═BaCO3↓+2KNO3

(3)【理论分析】上述反应未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的溶液中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两两结合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如:
①中有Ba2++SO42-→BaSO4↓   ②中有H++CO32-→H2O+CO2↑    ③中有H++OH-→H2O   ④中有
Ba2++CO32-→BaCO3
Ba2++CO32-→BaCO3
两种离子,所以才发生化学反应.
(4)【得出结论】经过分析,该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主要条件.
(5)【形成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某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网络.在网络中,用“--”相连接的阴、阳离子间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HCO3-两种离子,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内,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网络.

(6)【拓展应用】根据得出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和溶剂B中各自的溶解度(g/100g溶剂)如下表所示.
物质 在溶剂A中的溶解度 在溶剂B中的溶解度
AgNO3 170 86
Ba(NO32 9.3 97.2
AgCl 1.5×10-4 0.8
BaCl2 33.3 约为0
t℃时表中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AgNO3=2AgCl↓+Ba(NO32
则表中四种化合物中某两种化合物在溶剂B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NO32+2AgCl=BaCl2↓+2AgNO3
Ba(NO32+2AgCl=BaCl2↓+2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