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C. 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甲基一氯硅烷[(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烷时应密封防水

B. 三甲基一氯硅烷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C. 三甲基一氯硅烷元素质量比C:H:Si:Cl=24:18:56:71

D. 三甲基一氯硅烷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基础练习9《酸的性质》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乡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叙述:

(1)用液态氢作高能燃料驱动火箭 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乡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CuO B. Na C. N2 D. 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北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提高温度外,主要还起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从而再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实验初始阶段发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由此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白磷和红磷靠近些,白磷先起火,红磷会随后着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北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 质

反应前质量(g)

5

2

42

12

反应后质量(g)

X

2

6

4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催化剂 B. 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比为1: 2

C. X的值为13 D. 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与甲、丁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北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常说“钙奶补钙”、“碘盐补碘”,这里的“钙”、“碘”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示】①CO2+2NaOH=Na2CO3+H2O; ②浓硫酸能吸水。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写出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C和CO    B.只有CO     C.CO和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2)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

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