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实验流程用Na2C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2SO3

反应I中随着SO2的增加,依次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SO+H2O+2Na2CO3Na2SO3+2NaHCO3

SO2+2NaHCO3Na2SO3+2CO2↑+H2O

SO2+H2O+Na2SO32NaHSO3

1H2SO3的名称为亚硫酸,则Na2SO3的名称为_____

2)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溶液得到Na2SO3,由此可知,Na2SO3的溶解度曲线是与题图2中的_____(填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操作2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4)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2所示。则线1表示_____(填化学式,下同)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线2表示_____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实验时,反应Ⅱ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将反应1中生成的 NaHSO3转化为Na2SO3,则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6)实验后,将Na2SO3样品放置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样品中出现Na2SO4杂质,且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Na2SO4越多,则Na2SO3样品变质为Na2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答案】亚硫酸钠 B Na2SO3 Na2CO3 Na2SO3 NaOH+NaHSO3H2O+Na2SO3 O2+2Na2SO32Na2SO4

【解析】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1)由于H2SO3的名称为亚硫酸,所以Na2SO3的是亚硫酸对应的钠盐,所以名称为亚硫酸钠。故填:亚硫酸钠

2)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溶液得到Na2SO3,说明亚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Na2SO3的溶解度曲线是与题图2中的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故填:B

3)操作2是晶体析出过滤,所以得到的滤液是亚硫酸钠的饱和溶液,所以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Na2SO3。故填:Na2SO3

4)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碳酸钠应该越来越少,所以线1表示 Na2CO3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而线2表示 Na2SO3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最终亚硫酸钠转化为亚硫酸氢钠,所以线2是亚硫酸钠。故填:Na2CO3Na2SO3

5)实验时,反应Ⅱ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将反应1中生成的 NaHSO3转化为Na2SO3,是氢氧化钠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OH+NaHSO3H2O+Na2SO3。故填:NaOH+NaHSO3H2O+Na2SO3

6)实验后,将Na2SO3样品放置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样品中出现Na2SO4杂质,且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Na2SO4越多,是亚硫酸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O2+2Na2SO32Na2SO4。故填:O2+2Na2SO32Na2SO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学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后,知道碳在质量不同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那过量的炭粉与氧化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有哪些可能呢?

(提出假设)假设1:只有二氧化碳;

假设2_____

假设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NH4Cl)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同时生成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按上图连接装置(未装药品),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先夹紧弹簧夹,在右侧导管处连接一注射器,将注射器活塞往里推一段距离,松手后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称取3.20g氧化铁和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

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目的是_____

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现象说明_____

待反应结束,应先_____,再_____(填“熄灭酒精喷灯”或“打开弹簧夹、继续通氮气”),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入氮气,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已知氧化铁被完全还原成铁单质)。

(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生成的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断,得出假设_____成立。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也可以将图1中虚线内B装置换成图2装置,图2装置中你认为最为合理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g氯化钙样品(含有碳酸钙)加入150g盐酸中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245.6g溶液。则:

1)产生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①④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_______,Y.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可选用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甲烷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a,木条上火焰熄灭

B. 在此反应中硫酸钠的作用是产生氢氧根离子

C. 反应结束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与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2

A. 物质M是硝酸钾

B.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为饱和溶液

C.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B.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 探究水的组成

D. 验证金属FeCuAg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A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的装置________(填序号)。实验时,如果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