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

+2价的汞元素_____

5个钠原子_____

④硫酸铁溶液中的两种离子__________

2)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铁粉 B盐酸 C氢氧化钙 D碳酸氢钠

①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_____可改良酸性土壤

③可用于除铁锈的是_____

④食品“双吸剂”是指_____

【答案】N2 5Na D C B A

【解析】

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是个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为:N2

②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汞元素可表示为:

③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钠原子,就可表示为5Na

④硫酸铁溶液中的两种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分别表示为:

2)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碳酸氢钠,故选:D

②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故选:C

③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除铁锈的是盐酸,故选:B

④铁粉能够和水及氧气反应,所以可以作为“双吸剂”使用,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碳、铜、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篮球能从A传到G.其中A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的俗称为干冰。

请回答:

1G物质是_____;碳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3)写出AG传递过程中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D.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对一次性发热贴(标签如图1)产生了兴趣,便打开用过的发热贴,发现内部是褐色固体,于是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贴的发热原理是铁粉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问题1)发热贴中的铁粉是否完全被氧化?

(猜想)猜想Ⅰ:铁粉完全被氧化 猜想Ⅱ:铁粉部分被氧化

(探究1)取褐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黄色,滤渣为黑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猜想_______成立。

(问题2)黑色滤渣中含有什么物质?

(探究2)同学们将上述滤渣干燥后,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观察到滤渣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滤渣中有______________。结合已有知识和资料,分析可知该物质也是发热贴中的一种成分。

部分同学还想验证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他们取(探究1)中的黄色滤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认为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

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发热贴中氯化钠起什么作用?

(探究3)同学们结合资料,回顾相关知识,联想到铁锈蚀不仅与水和氧气有关,还可能与盐分有关,设计并进行如图2实验,观察到B中铁粉生锈较快。

(表达交流)你认为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由HClMgCl2Na2CO3Na2SO4中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液中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可能含有HCl

B. 一定含有Na2SO4

C.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MgCl2

D. 一定不含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铁常用于金属蚀刻、污水处理等。现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1)已知“焙烧”阶段就是硫铁矿的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硫铁矿进行焙烧前要将其粉碎,其目的是_____

2)在“酸溶”时不用硫酸代替盐酸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SO2SO2+2NaOHNa2SO3+H2O),则吸收6.4g二氧化硫至少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1)对于白色固体的成分,有下列猜想: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钠。

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2)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②正确,猜想①、③均不正确。(提示: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________

3)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