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 向左偏 B. 向右偏

C.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答案】D

【解析】天平的指针总是偏向质量大的一方;在两边的金属都没反应完时,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大于铁,因此,此段时间内,加铁一边因放出氢气的速度慢而质量大,天平指针偏向加铁一边即偏向图中的右边;当金属锌完全反应后,图中天平左边的质量不再减小,而铁继续与稀盐酸反应,最终放出氢气的多少将决定天平指针的偏转,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金属质量,可判断两种金属都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等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所以,天平左边加锌的一端因放出氢气质量少而质量大于加铁的右边,天平指针最终将偏向加锌的左边;综上所述,天平指针就先右偏后向左;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可借助图中其他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

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②收集气体;③固定装置;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加热;⑥撤酒精灯;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

A.④⑦③⑤②①⑥ B.⑦④③⑤②①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⑦③⑤②⑥①

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_______________时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派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从安全、节能、环保、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最好用__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过氧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bO2(固)+2H2SO4+Pb=2PbSO4(固)+2H2O。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

(1)电瓶在放电时,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 g,内装36%的稀硫酸1200 g,当有310.5 g的铅参加反应时,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_____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最后结果精确到0. 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①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_______对铁锈蚀的影响。

(3)将一定量的锌加入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明胶是用工业皮革废料,经生石灰浸渍膨胀等序制成的蓝皮胶,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药物中,变成毒食”、“毒胶囊。经检测,毒食毒胶囊中铬超标数十倍,食用后对肝、肾会造成极大伤害,导致癌症。

⑴上述中的是指__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⑵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元素的质子数是52 B.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4%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核中含有28个中子

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精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小片已用稀盐酸除去锈斑的铁丝网,然后向其中加入3~4 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网,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若干分钟后,请你观察并回答:

【实验现象及相应解释】

请写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

(1)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由此实验你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

(3) 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图中写出标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在进行实验时,试管内应放______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得到的氧气不纯,试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至少说出一点)对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锰酸钾易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讨论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小明认为应选择右图中的装置A,小亮却认为应选择下图中的装置B。老师听取了两位同学的意见后,指出两套装置都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但用装置B有一定的优点。请你思考后回答,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

(5)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氨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吸收。

(6)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①当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瓶内没有水,气体从_______(“a”“b”)处导管通入;

②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装满水,在_______ (“a”“b”)处导管连接一根长导管,并通入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可测得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