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2)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用气密性良好的该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时均把胶头滴管中的溶液(足量)加入到锥形瓶中,并轻轻振荡。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锥形瓶中的物质

胶头滴管中的物质

观察到气球(AB)的变化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

浓氢氧化钠溶液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A气球胀大,B气球无明显变化

_____

3)某工厂实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多少_____

【答案】2HClCaOH2=CaCl22H2O CaCl2HCl A气球无明显变化,B气球胀大 CO22NaOH=Na2CO3H2O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2H2O22H2OO2 7.35g

【解析】

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
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CaCl2HCl

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被消耗从而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故会观察到A气球无明显,B气球胀大,故填:A气球无明显变化,B气球胀大;2NaOH+CO2Na2CO3+H2O
A气球胀大,B气球无明显变化,说明锥形瓶内的气压变大,则是物质间反应产生了气体,故锥形瓶内的物质可能是二氧化锰,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填: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2H2O22H2O+O2↑;

3)设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硫酸的质量为x

解得x=7.35g
答:此一定量的石油产品里硫酸的质量是7.35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在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与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 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 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物质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解释

实验结论

A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无气体放出

猜想二不正确

B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猜想三正确

C

用镊子取一片pH试纸浸入反应后的溶液中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___________7

猜想三正确

D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片

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量空气中氧气质量

B.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C.检验铵态氮肥

D.区分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BD_____________(填字母)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如果用H____________ (填字母) 可组装成一套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用该装置可适合下列实验室制备的气体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

A 用高锰酸钾制O2

B 用锌和稀硫酸制H2

C 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CO2

(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要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选用上述的仪器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装;

(5)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和水反应制取乙气体炔(C2H2)气体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用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酸性气体,为了得到较纯净的C2H2, 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__,溶液后,用排水法收集,请在如图将除杂及收集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_____g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⑧_____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成蓝色:氨气遇到浓盐酸时产生白烟(生成NH4Cl固体)。

.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填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填“m”“n”)端,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 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

B.t2℃时,20g 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燃料,将乙炔在纯氧气中燃烧后进行以下实验,已知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形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纯氧气,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下面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2)将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F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若交换AB装置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该实验中乙炔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除去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