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碳酸亚铁(FeCO3)是制取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用黄铜矿废液[溶质成份为Fe2SO43CuSO4H2SO4]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并回收铜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①FeFe2SO43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FeSO4②溶液B中只有一种溶质。

1)步骤1中,试剂A_____,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使废液中Fe2SO43CuSO4H2SO4全部转化为_____;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有红色固体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操作a的名称:_____

3)步骤Ⅱ中,试剂C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等可溶性碳酸盐。

4)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用化学方法回收铜的操作步骤为: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等酸、过滤、洗涤、干燥;回收铜的物理方法为_____

【答案】 FeSO4 Fe+CuSO4Cu+FeSO4 过滤 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 磁铁吸附

【解析】

1)由于最终制备碳酸亚铁和铜,所以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步骤1中,试剂A 铁,故填铁;

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使废液中Fe2SO43CuSO4H2SO4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故填硫酸亚铁;

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CuSO4Cu+FeSO4

2)操作a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该操作为过滤,故填过滤。

3)步骤Ⅱ中是硫酸亚铁和C转化生成碳酸亚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复分解反应关于反应物的条件“有酸可不溶,无酸需都溶”,所以试剂C的化学式可能为 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故填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

4)磁铁能吸引铁不能吸引铜,所以回收铜的物理方法为磁铁吸附,故填磁铁吸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

D. 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 t1℃时,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 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D. t1℃时,125gA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可以得到250g质量分数10%A物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硫酸的性质

(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

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

②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1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a的作用是___

③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63.3%的硫酸溶液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2.由图2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写两点)

(2)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如图3将适量的稀硫酸分别加入AE的五只烧杯中。

①有产生气泡的是___(填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

②能证明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

(3)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

(探究二)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1)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产量

C 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 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3)接触室中的S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5所示。催化剂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见图6.在实际生产中,SO2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和450(对应图中A),而没有选择SO2转化率更高的B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______

(探究三)探究某黄铁矿中FeS2的含量。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4FeS2 +11O2 2Fe2O3+8SO2

Na2SO3 +H2O2 Na2SO4 +H2O

(实验探究)

Ⅰ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7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

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8处理

(问题讨论)

(1)I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II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

(含量测定)

(2)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___(填化学式)

(3)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反思)

(4)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___(偏大”“偏小”“不变”)

(5)如何证明II中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

B.小气球变瘪

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为原子,Y 为离子

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 在反应中可失去 6 个电子

D.X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而是将酒精、硬脂酸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c.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d. BaCl2+Na2CO3=BaCO3↓+2NaCl 生成的BaCO3为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探究1)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同学们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未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蓝色,说明酒精溶液_______(不显”)碱性。

(实验探究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①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同学们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__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在提取Mg的过程中,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从我国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

2)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其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若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则D装置中可放入的试剂有_____(填字母)。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碳酸氢钠溶液

4)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已知:甲瓶中充满二氧化碳,乙中液体是水,实验前K关闭。

将胶头滴管中的浓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打开K,观察到乙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

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注入甲中,观察到乙中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