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开的是(  )
A.CuSO4、KNO3、NaCl 三种固体B.H2、O2、CO2 三种气体
C.植物油、牛奶、酒精三种液体D.氧化铜、二氧化锰、木炭 三种粉末

分析 根据物质的在水中溶解的现象进行分析,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花生油不溶于水,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氯化钠、硝酸钾易溶于水,硫酸铜的水溶液为蓝色,氧化铜、二氧化锰、木炭均不溶于水.

解答 解:A、氯化钠、硝酸钾易溶于水,水溶液为无色,硫酸铜的水溶液为蓝色色,无法将氯化钠和硝酸钾鉴别出来,故A错误;
B、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根据气体的水溶性,无法将氢气、氧气、二氧化碳鉴别出来,故B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酒精与水混合无现象,牛奶不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氧化铜、二氧化锰、木炭三种物质均为黑色粉末且不溶于水,根据物质的水溶性,无法将氧化铜、二氧化锰、木炭鉴别出来,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水溶性以及其溶液的颜色,以便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把10g某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2克二氧化锰装入锥形瓶中制取氧气.反应完全后,称得锥形瓶内的剩余物为11.36g.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11.36g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质?
(3)所用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图中,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D能反应产生CO2)(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通过探究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大量白烟                   
(2)用玻璃管将左盘锥形瓶中的红磷引燃后要迅速塞紧瓶塞,原因是防止空气进入锥形瓶,也防止锥形瓶中物质逸出
(3)点燃红磷后,橡皮塞未塞紧,结果天平的指针向左 偏转 (填“向左”“向右”“不”)
(4)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5)此实验用烧红的玻璃管点燃红磷,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点燃红磷;若换成白鳞,还可用用放大镜聚光点燃的方法使他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填写下列空白:
(1)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100ml;
(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3)20℃时50克氯化钠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150克.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4)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克,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试回答:
(1)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2)若D为铜,化合物A 的化学式可能为CuO.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若家中使用煤气做燃料,一旦泄露,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A、B(填字母序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A、Cl2+2NaBr═2NaCl+Br2  B、I2+Na2S═2NaI+S↓   C、I2+2KBr═2KI+Br2
由此可判断:①四种单质S、Cl2、I2、Br2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Cl2,最弱的是S;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C(填字母序号).
A、Cl2+2NaI═2NaCl+I2   B、Br2+Na2S═2NaBr+S↓ C、I2+2KBr═2KI+Br2
(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O和CO2的性质也不同,其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若实验室使用装置A制取氧气,注射器中应放的物质是H2O2(填化学符号,下同),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MnO2
(3)若实验室使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D装置收集,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填装置序号),该发生装置还需要做的改动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破裂,写出其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装置中有空气,导致氧气不纯.
(5)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向试管内装入药品;②加热试管;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进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④②⑤.(填序号)
(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或B(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收集装置图

①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试管,b集气瓶.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来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编号),收集氧气不能选用的装置是E(填编号),为什么?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编号),请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