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若要说明实验A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B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说明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是_________

【答案】发出白光,放热 加入澄清石灰水,震荡,澄清石灰水边浑浊,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热。

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若要说明实验A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加入澄清石灰水,震荡,澄清石灰水边浑浊,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说明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CH4),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熔酒精灯时,酒精在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_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_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5)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1)上面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

3)某同学对实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_____(“能”或“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____________

5)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如果他用镁代替红磷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束,你认为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__________ 用“> < = 填空)总容积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A. 晾衣服B. 装纱窗

C. 捞饺子D. 沥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某些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3)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CE,其原因是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用装置E收集,要等到_____时才可以收集氧气;集气瓶收集满氧气后应_____

4)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很多节日,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很多传统的活动,例如:

1)赛龙舟。龙舟的制作需要精雕细琢,雕刻过程中木材主要发生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

2)包粽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是描写端午节习俗的民谣。香飘满堂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粽子馅料可用多种食材,包括糯米、瘦肉、蛋黄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

3)点雄黄酒。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