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答案】(1)ABC;

(2)Na2SO3+SO3+H2O═2NaHSO3;2NaOH+SO2═Na2SO3+H2O;

(3)①BD;②CO2+3H2CH3OH+H2O

【解析】

试题分析:(1)将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灰尘,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灰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答案是ABC;

(2)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O3+H2O═2NaHSO3; 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SO2═Na2SO3+H2O;

(3)①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只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都可以循环利用;而含有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排出,并没有“实现CO2零排放”;所以分离CaC03和NaOH用过滤操作;该过程化学反应有: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至少发生了4个;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气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2)实验室采用B装置制取氢气,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 ,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为 (选填字母序号).

(3)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或氢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做燃料

B氮气可用做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明矾可用于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C水和食盐水蒸发

D酒精糖水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其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说法不严谨的是(

A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

B.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D.其微观结构示意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CO催化剂N2+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于收集H2,H2应从该装置的 (填“a”或“b”)口通入。用该装置除去H2中少量的HCl气体,广口瓶中应该加入的试剂为 ,该试剂不能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铝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 。铝还有特殊的性质,能溶解于NaOH溶液中,完成化学方程式:

(3)子琛做“将浓硫酸滴到一块小布上”的实验,发现生成的炭上冒“白烟”,推测炭能与浓硫酸反应。欲探究其生成物成分,通过简单分析及实验确定无H2和O2,因此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 SO3能被浓硫酸及水吸收

SO2性质:能使品红褪色,能被高锰酸钾溶液吸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可与PdCl2溶液反应:PdCl2 + CO + H2O == Pd(黑)↓ + 2HCl + CO2;不与KMnO4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生成物的成分可能为Ⅰ H2O、CO、SO2 H2O、CO2、SO2

H2O、CO、CO2、SO2

【实验验证】子琛设计了如下实验:

【分析讨论】

请根据实验目的,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实验仪器组装完整

A→ →D→

装置E中所加药品是 ,作用是

装置C中②的作用是除去SO2气体,则③试管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④若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为

⑤实验结束冷却后,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清洗装置A中试管时不能直接向其中加水冲洗,原因是

【实验结论】实验观察到的部分现象是:B中未见黑色沉淀,则猜想 正确,写出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答三个原因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可燃物要燃烧,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