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B.加热高锰酸钾

C.硫燃烧

(1)A、B实验中数据变化关系与对应图像相符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2)A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3)C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火焰,生成______气味的无色气体,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答案】 B 过氧化氢 +氧气 有刺激性 硫+氧气 二氧化硫

【解析】(1)A、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中,试管内的物质的总质量逐渐减小,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改变,错误;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前后锰元素都在固体物质中存在,所以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正确。A、B实验中数据变化关系与对应图像相符的是B;(2)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 +氧气;(3)C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 二氧化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用作农药防治小麦黑穗病。实验室用加热法测定某农药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受热不参与反应)。充分加热100g样品,得到固体84.5g。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试计算:

(1)Cu2(OH)2CO3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

(2)若用100g 98%的浓硫酸充分吸收反应所产生的水,得到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保持温度不变,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人氧化钙

C. 敞口放置的一定量浓硫酸

D. 向一定量含有稀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

B. 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 KCl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D.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_______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

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左右两侧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管中可观察到:左侧滤纸条不会变色,右侧滤纸条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左侧玻璃管中的滤纸条,由下至上开始变红.把装置放入热水中,左侧滤纸条变红的速度加快了.请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说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L。

(2)B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钢铁中的含碳量,设计如下装置。钢铁样品在装置A中煅烧时,气体产物只有CO2和SO2(已知高锰酸钾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10g固体甲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①;再加入xg固体甲,现象如图②;改变温度至t2℃,现象如图③。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④中表示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选填“A”“B”)。

(2)图①③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3)x=__________g时,②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且溶液为饱和溶液,此吋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