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图标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考前押题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查资料】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AgCl为白色且难溶于水。

【假设】 小明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白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1)小明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③____________

步骤③中现象为:

___________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所用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2)小白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小白的假设是否成立

将气体X通入AgNO3溶液

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实验结论:小白的假设成立。

【实验反思】

(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用下面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A、B中都加AgNO3溶液,通X气体后:如果A浑浊、B澄清、C浑浊,结论是________;如果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小明和小白的假设都成立。

(2)小白的假设成立,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Y放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无明显变化。则符合条件的X、Y、Z三种金属可能是

A. Fe Cu Al B. Hg Fe Mg

C. Fe Cu Au D. Zn Ag 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投入 Mg、Al、Fe 的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质量仍相等。则 投入的金属质量关系是 ( )

A. Mg>Al>Fe B. Al>Mg>Fe C. Fe>Mg>Al D. Mg=Al=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移走蒸发皿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7届九年级第三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A~J分别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B、D、F、J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J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为红棕色固体,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反应中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1)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J的水溶液中的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7届九年级第三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Na+、K+、Cl-、CO32- B. H+、Na+、CO32-、SO42-

C. NH4+、K+、NO3-、Cl- D. Cu2+、Ca2+、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6月12日端午节,妈妈带小凤去市场购物,在选购衣服时,小凤用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很轻松地帮妈妈区分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三种不同材质的衣料.她使用的是   的方法.在妈妈购买的纯棉T恤、塑料整理箱、顺丁橡胶底运动鞋、腈纶背包等物品中,小凤指出其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果榨果汁 B. 玻璃破碎 C. 煤气燃烧 D. 湿衣服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