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社团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其有本质的区别。

【现象分析】

实验一: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加入一定量的水,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左侧试管(如右图)。

实验二:用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重复一次上述实验。

上述两个实验的相同现象之一是

上述两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实验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化学方程式是 ;另一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本质归纳】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探究运用】在探究白色粉末的组成时,要研究相同实验现象的本质区别。

实验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步骤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2)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填化学式,下同);

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红色,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

(3)小鹏同学只做了一个实验,他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 现象,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钙二种固体。

(4)小鹏同学为进一步测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定量研究。他称取白色固体粉末10g,进行如流程所示实验,测得滤渣B的质量为5g,请你帮小鹏计算一下白色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答案】现象分析:左侧试管发热(或右侧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CaO+H2O=Ca(OH)2

探究运用:Na2CO3+Ca(OH)2=CaCO3↓+2NaOH (1) Na2CO3+CaCl2= CaCO3↓+2NaCl

(2)原白色粉末为:BaSO4和Na2CO3

滤液A中一定有:NaOH、Na2CO3

原白色粉末为:Na2CO3、Ca(OH)2或Na2CO3、Ca(OH)2、BaSO4

(3)滤渣B全部消失(4)Ca(OH)24.7g;Na2CO3:5.3g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为物理变化,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发生化学变化,其方程式为CaO+H2O=Ca(OH)2

可能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混合产生沉淀,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

(1)步骤中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作用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方程式为Na2CO3+CaCl2= CaCO3↓+2NaCl

(2)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说明滤液C呈中性,则固体中一定无Ca(OH)2;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BaSO4和Na2CO3;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红色,说明滤液C呈碱性,,则固体中一定有Ca(OH)2,那Ca(OH)2 与Na2CO3反应产生NaOH和CaCO3, ,则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CO3, 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为Na2CO3、Ca(OH)2或Na2CO3、Ca(OH)2、BaSO4.

(3)观察到滤渣B全部消失的现象,说明没有BaSO4, 原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钙二种固体;

解:设白色粉末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X 5g

106/100=x/5g x=5.3g Ca(0H)2的质量为10g-5.3g=4.7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根火柴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火柴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A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B

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

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C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D

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B.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点燃棉线,会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 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洁净的空气;③干净的海水;④液氧;⑤可口可乐;⑥稀有气体;⑦五氧化二磷;⑧呼出的气体;⑨二氧化碳,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甲组实验中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乙组中的现象是:蓝色石蕊试纸变 (14) ,镁带表面有 (15) 。这两组实验说明 (16)

② 丙组实验试管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7)

③ 丙组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18) (填试管编号),下列实验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的是 (19)

a、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

b、测定加入另一反应物前后溶液pH的变化:pH变大

c、先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再逐渐加入另一反应物,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d、取该试管实验后的剩余溶液滴加碳酸钠,无气泡

④ 为了验证盐酸具有酸的通性,丙组中还需添加的实验是:向稀盐酸中加入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没有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影响放出氧气的快慢

B、产生氧气,总量不减少,但放出氧气速度很慢

C、不能产生氧气

D、反应速度很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变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盐城,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

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