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选用稀H2SO4NaOH溶液探究中和反应并借助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滴到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

B. 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H2SO4

C. 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D. 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错误;C、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故错误;D、b点到c点的pH变化,是由于酸过量而产生的,反应已停止,故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 ℃时55 g甲固体加入到1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2)要使35 ℃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3)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35 ℃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 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铜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出5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SO4=Na2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硫醇(化学式为 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体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2

B.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100%

C. 乙硫醇中 C、H、S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6:1

D.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氮气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依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2)氨气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则加入的X 应为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SO4 B.CaSO4 C.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NH4Cl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NaCl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A. 20 ℃,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 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

C. 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 ℃~20 ℃之间

D. 50 ℃时,100 g水中加入50.0 g氯化铵配成溶液,再冷却到20 ℃,能够析出13.2 g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镁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最快

B. 图中能体现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Mg、Zn、Fe、Cu

C. 此实验应该保证金属与盐酸的接触面积相同

D. 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可以依据金属是否与酸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使用仪器①的优点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该过程中气体应从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端通入。

(4)若用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应该从_________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