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结束后,将AB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烧杯底有固体剩余。该同学们继续对反应后烧杯内的物质进行探究,他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滤渣的成分是①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该同学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______。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答案】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CuO+2HCl=CuCl2+H2O 氯化亚铁 稀盐酸

【解析】

1A中稀盐酸和铁片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试管B中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uO+2HCl═CuCl2+H2O

2)反应结束后,将AB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烧杯底有固体剩余。该同学们继续对反应后烧杯内的物质进行探究,他将烧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可知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单质;

则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亚铁。

滤渣的成分是可能是铁,也可能是铜;

[进行实验]该同学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通过观察现象得到结论。

故填:(1)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CuO+2HCl═CuCl2+H2O

2)氯化亚铁;铜;铁;稀盐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若B装置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__(填“b”、“c”)。

(2)从装置A~D中选择: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若制取的O2用F装置排水收集,请将图F补画完整。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后,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用图一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氧气的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见图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则装置B、C、E中的现象分别是:

(4)验证F装置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0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AgNO3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液中可能有B. 滤液中一定无

C. 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D. 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没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FeCl3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FeCl3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FeCl2、CuCl2)进行了氯化铁回收实验。

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尝试。

【阅读资料:】

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右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来源:学#科#网]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1)进行操作x时,应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

(2)实验中,步骤b加入CuO消耗溶液甲中的HCl,使溶液pH增大到所需范围,请写出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认为步骤b调节溶液的pH到 (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3)实验中,步骤d加稀盐酸前,因缺少 (填操作名称)而使获得的氯化铁溶液不纯。

(4)FeCl3溶液容易生成Fe(OH)3发生变质,在保存FeCl3溶液时,常向FeCl3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FeCl3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 (用字母表示)最合理。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试管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后变澄清的原因是生成的物质继续和二氧化碳反应转变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盐均可溶)。联想到2NaOH+CO2=Na2CO3+H2O,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会不会不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最终转变为碳酸氢钠呢?该小组开展了如图乙所示实验。(已知碳酸氢钠呈碱性,NaHCO3+HCl=NaC1+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溶液中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乙中加过量的硝酸钡的目的是______

(3)如果实验乙中实验现象为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变质能生成碳酸氢钠,并且氢氧化钠也完全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8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跟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在得到的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试求:

1)硫酸钠溶液的质量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

1)该实验是将_____逐滴滴入到盛有_____溶液的烧杯中。

2)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 (写溶质的化学式)。

3)图中a点到b点反应过程中滴入的酚酞由_____色变_____色。

4))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表示的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下同) 表示的离子为_____

5)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写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