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康康同学探究物质性质时的连续操作步骤示意图,据此回答:
精英家教网
(1)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填步骤字母代号)
 

(2)写出步骤B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B和步骤C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分析:(1)A中瓶塞应倒放,且氢氧化钠溶液要放橡胶塞,试管要倾斜;B中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
(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
(3)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成氧化铜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A中瓶塞应倒放,且氢氧化钠溶液要放橡胶塞,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B中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
(2)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物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用观察法配平,氢氧化铜后面标上沉淀符号,所以方程式是:2NaOH+CuSO4═Na2SO4+Cu(OH)2↓;
(3)B中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有蓝色沉淀产生;C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蓝色沉淀转变成黑色沉淀.
故答案为:(1)A、B;(2)2NaOH+CuSO4═Cu(OH)2↓+Na2SO4;(3)产生蓝色沉淀、蓝色沉淀变为黑色.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2、生活中蕴科学,留心处皆学问.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 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用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方看是否有水雾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点燃白烟看是否能燃烧
;小李又联想到点燃蜡烛时所用火柴盒侧面用红磷而不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
(填“高”或“低”),火柴划燃后时也会产生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7、如图是小明同学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9、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D
(填序号).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进入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让白烟通过无水硫酸铜或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状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何军同学设计的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分析实验:请根据各实验现象,帮助何军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
实验2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外面的仍燃烧
实验3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小木条很快燃烧,小煤块很久才燃烧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方程式:
2NaHCO3
  △  
.
 
Na2CO3+CO2↑+H2O
2NaHCO3
  △  
.
 
Na2CO3+CO2↑+H2O
,属于
分解
分解
反应类型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水的作用是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
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
蒸汽.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