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往往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电解含有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减小 B.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C.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D. 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用①③制取氧气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是

A. 空气 B. 水

C. 臭氧 D. 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4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下列是小丽同学从不同角度整理的有关空气的笔记,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1)从组成成分认识空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液态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发现银白色的汞表面产生了一层红色的粉末状物质氧化汞,而密闭容器中的空气体积却减少了1/5。他对剩余的4/5的“空气”进行实验,发现它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又将红色粉末氧化汞收集起来再加热后又得到汞和气体,其气体体积恰好和原来密闭容器中减少的气体一样多。将这些气体再与容器中剩余的4/5气体混合,发现和空气一样。该实验第一次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拉瓦锡还因此首先揭示了燃烧的本质,否定了“燃素说”。后来的英国物理学家雷利从空气中分离出一定体积的氮气(质量为m1)并与用含氮的化合物分解产生的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氮气(质量为m2)进行比较,重复多次,结果均为m1>m2,能对该现象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微粒观点认识空气:如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则“”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②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能表示空气的微观模型是______(填标号)。

(3)用变化的观点认识空气:把液态空气盛在一只烧杯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木条熄灭,而当液态空气蒸发余下约1/10后,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烧杯中,却观察到木条复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资源观点认识空气:空气作为重要的资源可以生产氮肥,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从环保视角认识空气:现在雾霾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直接的关联,下列可能导致雾霾产生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B.机动车使用高标号汽油

C.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工作或学习

D.发展高炉炼铁和水泥厂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E.城市建设或道路建设中用纱网覆盖裸露的沙土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4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性的水试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pH一定大于7

B.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 同种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4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研究发现硒是抗衰老元素,并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34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D.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I.图-1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

(4)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固)+H2SO4(稀)=FeSO4+H2S↑。要制取该气体,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并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II.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锌粒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宁德市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实验室有氧化铜和锌的混合粉末,为提炼其中的铜,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按下图两个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

(1)写出步骤 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

(2)步骤 II 中加入的溶液 F 可能是________。

方案二:

(3)步骤Ⅳ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4)步骤 II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体现了锌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

(6)两个方案你认为哪个更简易,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要将橡胶塞塞进试管口时,下面哪个操作是正确的?_____。(填序号)

(2)用集气瓶收集满气体后,要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玻璃片一面光滑,一面粗糙,我们通常用______的一面接触集气瓶口,以减少气体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