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保存一瓶浓盐酸,瓶上的标签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上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问:

1)这一瓶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g(结果精确到0.1

2)取100克此瓶内的浓盐酸可以稀释成1.85%的稀盐酸__________g

【答案】220.2 2000

【解析】

1500mL=500cm3,这-瓶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1.19g/cm3×500cm3×37%220.2g
2)设可以稀释成1.85%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00g×37%=x×1.85%解得x=2000g

答:(1)这瓶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220.2g;(2)可以稀释成1.85%的稀盐酸2000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4

B.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

C.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说出下面符号中“2”的意义

SO42-_____ 3H2O_____ 2Ba_____;④_____

2)根据文字叙述书写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

③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3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4

5

氯化钾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

3)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_____

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

(拓展探究)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假设:_____

方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图示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若反应中NaOH稍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探究物质组成的实验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主要依据是(填序号)_________

A 反应物是固体 B 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

C 燃烧有明显现象 D 生成物不是气体

2)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

①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__________

A 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测出氮气是无色气体

B 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

C 乙中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

D 乙比甲更节约能源

②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合力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请分析后将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体积填入空格内:

玻璃管中原有

空气的体积

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结论

反应前

反应后

_____ mL

40 mL

30 mL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探究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

1)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此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b两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 极.

2)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探究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

为探究不同物质中可能含有相同元素,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1)如图2,取少量白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燃烧匙中所剩物质均呈黑色,由此可知白砂糖、面粉中都有 _________元素;

2)如图3,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时也可说明碱式碳酸铜中含有与白砂糖、面粉相同的某种元素?________

以上实验可以用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试用微粒的观点分析设计这些实验的依据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填标号),收集干燥氧气装置可选择____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若用此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填标号),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请说明__________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收集气体⑤加热。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应先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4)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a”“b”)端导入。如果再增加一种仪器__________(填名称)就可以测量所得气体的体积。

5)实验中常有异常状况出现。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若发现试管破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说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验(注:该装量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

请根据结果回答问题:

1)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B管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一段时间后若A极上方收集到10mL气体,理论上B极上方应当收集到气体______________mL

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不变,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请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取多种气体。

制取O2:……

制取CO2CaCO3HCl→CaCl2CO2H2O

已知:用大理石(固)和盐酸(液)制取CO2CO2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试回答:(1)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下列有AB两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I_____II_____

②用装置AB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应_____

③用装置E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

3)下列对制取以上两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 制取CO2O2的发生装置可能不同

B O2C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可以用E装置收集CO2

D D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b管导入

4)通过制得的氧气和氢气模拟氢氧焰实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②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