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不能采用B装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CaCO3+ 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里导气管伸入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导出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固液混合不加热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

解:(1)A装置中U形管的左端是敞口的,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从导气管导出,另外,收集装置中导管太短,未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所以A装置不合理;B装置中试管中的导管太长伸到液面以下,收集不到气体,会造成液体喷出,所以B装置也不合理;C装置发生装置为固液混合不加热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并且发生装置中长颈漏斗伸到了液面以下使得气密性良好,收集装置中导管伸到了集气瓶的底部,因此C装置合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B装置不合理,是因为发生装置里导气管伸入溶液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导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8gCO含有1mol氧原子 B. 1molO3 1molO21个氧原子

C. 摩尔是国际上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 1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H2O2 B. MnO2 C. CO2 D.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需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一般可以分为: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装入反应器,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该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若选择下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L”“R”)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市某校初三(1)班学生去湖光岩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讲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0

30.0

45.0

5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0

4.0

1.0

1.0

试问答:

(1)10.0g样品与45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剩余__________(”),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2)10.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H2

B.电解水实验中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A. 58g B. 58.2g C. 58.23g D. 58.23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