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中大多数为纯净物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C.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建湖网报道,11月30日,西苑小区发生煤气泄漏爆炸事件,当发现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拨打119报警 B.迅速打开排风扇

C.用打火机检查漏气地方 D.立即关闭煤气闸阀,打开门窗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NaOH表示其组成的是

A.火碱 B.烧碱 C.苛性钠 D.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安徽省阜阳市等五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1)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 (选填(“前” 或“后”)放置,实验结束时应

(2)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验编号药品

大理石

mg,块状

mg,块状

mg,粉末状

mg,粉末状

盐酸(过量)

wg,稀盐酸

wg,浓盐酸

wg,稀盐酸

wg,浓盐酸

Ⅰ.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乙与 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Ⅲ.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

(3)Ⅰ.研究发现酸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浓盐酸有挥发性。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反应装置中剩余物质的质量更小

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Ⅱ.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的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

原料

发生装置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制取二氧化碳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A

制取氧气

粉末状二氧化锰

3%的过氧化氢溶液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安徽省阜阳市等五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炭的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王磊同学很快拟定了进一步测定银粉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①步骤B中如何判断已充分反应?

②步骤B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王磊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__________达到目的(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氮气分子:_________;(2)亚铁离子:_________;

(3)天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4)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晓蒙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发现,在蜡烛刚 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蜡烛完全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点燃时,灯芯周围的石蜡先熔化,从固态变为液态,一部分熔化的石蜡汽化为石蜡蒸气。石蜡蒸气燃烧产生火焰。

【猜 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资料,晓蒙同学提出如下3种猜想

A. “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 “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 “白烟”可能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1)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原因是

(2)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住“白烟”,烧杯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如图所示)。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4)根据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推出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 元素、 元素可能有 元素。

(5)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氧气助燃 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通电发有色光 保护气

C.石墨导电 可用作电极

D.二氧化碳进行光含作用 植物的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