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喝完雪碧饮料,会出现打嗝现象的原因_______;

(2)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的地方干得快_______;

(3)自行车车架喷漆的目的是_______;

(4)金刚石与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具有较大差异的原因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押题卷(一)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熟石灰用于改良土壤酸性 D. 纯碱用于蒸馒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

2 Na2O2+ 2 CO2=" 2" Na2CO3+ O2

2 Na2O2+ 2 H2O =" 4" NaOH + O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 ,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OH 猜想三: Na2CO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石油分馏 B. 光合作用 C. 钢铁生锈 D. 食物腐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7届九年级6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一首经典老歌唱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这首歌唱出了以前大气的真容;而现如今的大气只能这样唱到“灰黑的天上,雾霾飘”。大气污染已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请你从三个方面谈谈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7届九年级6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上图所示。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两种物质所形成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t1℃时,甲乙两种物质所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7届九年级6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监测一次降雨过程中雨水的pH。取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5:00

5:10

5:20

5:30

5:40

pH

4.98

4.94

4.90

4.86

4.82

该小组同学对数据的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A. 本次降雨通常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C. 本次降雨对大理石等建筑物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D. 当时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含量可能超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2017届九年级八模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请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下图所示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请写出B物质的名称________;

(3)用炭黑制成的颜料用来画国画,可以保存长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6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索(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

B.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

C.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索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

D.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