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生活中燃气热水器要求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体现了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与氧气充分接触
与氧气充分接触

(2)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锈的共同原理是
防止钢铁与氧气、水接触
防止钢铁与氧气、水接触

(3)某饭店供应的菜肴之一有北京烤鸭,食用时配大葱、甜面酱、黄瓜和薄饼.其中所含的营养素有
蛋白质、糖类
蛋白质、糖类
(写出两种即可).包装食品应选用的塑料是
聚乙烯
聚乙烯
(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2)防止钢铁锈蚀,可以在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隔绝氧气和水.
(3)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包装食品应选用的塑料是无毒的聚乙烯.
解答:解:(1)燃气热水器要求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体现了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充分接触.
故答案为:与氧气充分接触.
(2)防止钢铁锈蚀,可以在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这样可以隔绝氧气和水.
故答案为:防止钢铁与氧气、水接触.
(3)所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包装食品应选用的塑料是无毒的聚乙烯.
故答案为:蛋白质、糖类;聚乙烯.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防止铁生锈的方法,食品的营养元素,需要同学们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五通桥区模拟 题型:问答题

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连接仪器,并__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_.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沸腾不分.
解;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__.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中考调研化学试卷(5月份)(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连接仪器,并__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_.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沸腾不分.
解;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__.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连接仪器,并__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_.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沸腾不分.
解;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__.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2?五通桥区模拟)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连接仪器,并______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_.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Na2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沸腾不分.
解;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
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______.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