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如东县模拟)归纳比较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的归纳正确的是(  )
分析:A、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能形成酸雨;
B、根据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的特性判断;
C、根据氮气性质稳定,铁粉、生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判断分析;
D、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
解答:解:A、SO2、NO2的任意排放都会形成酸雨,CO2不能形成酸雨,故错误;
B、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故正确;
C、氮气能用于保存食品,延长保质期,因为都具有稳定性,铁粉、生石灰能够保存食品,是因为具有吸水性,故错误;
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错误.
故选B.
点评:知识的归纳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一定要归纳准确,放可帮助学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如东县模拟)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
金属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55
55
,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
3
3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Al3+
Al3+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如东县模拟)下列现象及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现 象 及 事 实 解   释
A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浓度变小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水通电分解与水受热沸腾有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D 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如东县模拟)下表中的各组待鉴别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O2、CO2、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 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D 氯化铵、硫酸钾、磷矿粉[Ca3(PO42] 先看外观,再加水,观察能否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如东县模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请根据图1中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A图示表示氧原子,其最外层上电子数为
6
6
,在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A、C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B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其核内中子数为
12
12

(2)图2是氢溴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粒子示意图见上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A、B、C、D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D
D
(填字母序号);反应中B与D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