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 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C. 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3月月考(A)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澄清石灰水若敞口久置,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不但能吸收________发生潮解,而且还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

反应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写出氢氧化钠露置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除去铁钉上的锈迹,某学生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他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呈___________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一会儿,又看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 1:1的硫酸溶液是用1体积98%的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_________慢慢注入_______________,并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A. 金属镁和铝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 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C. 白色硫酸铜粉末中逐滴滴加水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葡萄糖属于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有机物 D. 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和生铁是含 __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

(2)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锈蚀过程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等发生反应的过程。

(3)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铝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十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金刚石、干冰、冰水混合物 B. 氮气、氯酸钾、蔗糖水

C. 氧气、水、洁净的空气 D. 石墨、氨气、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少儿部)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可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汽油,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分解的速率加快。这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少儿部)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枝江市九校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1)青少年多食用豆类、虾皮等富含______元素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

(2)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可以有效地除去冰箱异味;

(3)生活处处有化学。如:生活中常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如:有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剂——泡沫铁粉,是将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塑料袋里做成的。食品罐里有了它,食品的保存期就大大的延长了。

①铁粉对食品具有优良保鲜作用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A.铁是化学性质很稳定的金属 B.铁粉生锈时吸收水分,促使食品保持干燥

C.铁粉生锈时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②欲判断某用过一段时间的泡沫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来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