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

计算:

(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字母).

A.N(NO23 B.N2O3 C.N2O5

【答案】(1)2:3;(2)152;(3)C.

【解析】(1)1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填:2:3;

(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16×2)×3=152;故填:152;

(3)A.N(NO23﹣﹣N2O3 B.N2O3 C.N2O5

则2个氮原子结合氧原子最多的是N2O5,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宁夏省】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

钢丝插入试管

铝丝插入试管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M>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 (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 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甘肃省天水市】某氯化钡样品231g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过滤后得到沉淀多少克?

(2)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求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氢气作燃料 B. 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 干冰用作制冷剂 D.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A .漏斗、烧杯、玻璃棒 B.量筒、集气瓶、烧杯

C. 漏斗、试管、玻璃棒 D.滴管、玻璃棒、烧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硬水 B. 石灰乳 C. 冰水 D. 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 水汽化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 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分类有多种标准,现有下列各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空气 冰水混合物 过氧化氢溶液 氯酸钾 氧气

分类标准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气体

属于该类的物质(填序号)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