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装置 A 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当用装置E收集满 O2 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_____

(2)用装置 D 可以收集 NH3O2Cl2CH4 等气体中的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查装置 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_____,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答案】 2KMnO4K2MnO4+MnO2+O2 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NH3CH4 CaCO3+2HCl=CaCl2+H2O+CO2 夹紧弹簧夹 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变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②装置 A 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试管口加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通过导管进入水槽当用装置E收集满 O2 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可以防止倒吸。(2)用装置 D 可以收集 NH3O2Cl2CH4 等气体中的NH3CH4装置D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密度应比空气小。(3)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查装置 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夹紧弹簧夹形成密封装置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一段时间后,水柱高度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循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B

C

D

向盛有一定量的H2O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2

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向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 NaOH 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 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 1该溶液没有变质 NaOH 溶液。 猜想 2该溶液全部变质Na2CO3溶液。

猜想 3该溶液部分变质_______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1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 2 不成立

2 组同学认为此方 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则猜想 1 不成立

3 组同学认为此方 案还不能确定猜想 2 是猜想 3 成立

3

第一步 第二步

2 若滤液变红则猜想 3

1 组同学认为不需 更简单的操作方法 是:_________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NaOH 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 NaOH 溶液要_______保存。

反思实验结束后还有同学认为 2 组同学的CaCl2溶液可换成Ca(OH)2溶液同样也能完 成本实验你是否赞成 _______(”)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同学们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1】(1)甲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实验并不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是因为他们在加入稀盐酸前忘记了滴入②________。取用氢氧化钙时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的目的是③________

【继续实验】为妥善处理实验后所得到的废液,同学们将试管内的溶液A、B混入同一废液缸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红褐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无色滤液中的离子组成产生了兴趣,进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除Cl_外,废液缸中还含有哪几种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冰:H+、Ca2+、Fe3+ 小城:Ca2+、OH_ 小美:(2)________________

上述猜想中,小冰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不需验证,理由是(3)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得出结论,同学们设计了下图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4)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结论。

【总结与归纳】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与(5)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同时还可归纳出:分析反应后溶液的离子组成时,除了有时可以依据溶液的颜色外,更多时候是根据两种废液混合后产生的(6)______________来推知某些离子的有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的快慢

C. 16g 硫和 32g 氧气反应,可生成 48g 二氧化硫

D. 氮、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 36.0

B.4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4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 145.8g

D.60时降温到 20时,KNO3 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装置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选用A装置制O2,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

(3)若选用B装置以KMnO4为原料制O2,则还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原因是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若选用C装置收集O2,则O2_____端导管进入,若用D装置收集O2,则O2_____端导管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钙(CaO2)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是优良的供氧剂。

【资料】过氧化钙(CaO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探究一】证明某种供氧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

(1)取一定量该供氧剂放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水,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中,观察到____,证明该供氧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

(2)此供氧剂的保存方法是______

(3)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CaCO3。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可向其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你是否认同上述方案,理由___

【探究二】此类供氧剂中过氧化钙(CaO2)的含量测定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

(1)取一定质量的供氧剂溶于水,按照图一装置进行装配。充分反应后,待量筒中液面不再变化,还要______,再读出体积。

(2)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气体的时机是___________

a.导管口还没有气泡产生时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

c.导管口冒出气泡很多时

(3)用此装置测得的含量会偏大,如果将发生装置换成图二中的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避免此误差。

【方案二】把样品中的过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进而求得过氧化钙的质量。具体流程如下图:

(1)写出供氧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滴加的Na2CO3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洗涤沉淀的目的是 __________

(4)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__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表示已经洗净。

(5)若供氧剂的质量m=5 g, 碳酸钙质量n=5 g,请通过计算得出供氧剂中的过氧化钙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

(6)若CaCO3沉淀过滤后不洗涤,则过氧化钙的含量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此方案排除所加试剂和操作的原因,测定的过氧化钙含量也可能偏大,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相同质量t2℃时的a、b、c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3)t1℃时的a、b、c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4)t2℃时,将40g a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