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氯化钾

D.植物油

【答案】D

【解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溶剂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光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相符的是_____ A.酒精用作燃料﹣﹣可燃性 B.石墨用作电极﹣﹣质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密度比空气大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牛奶富含蛋白质

B.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C. 为防止水产品变质,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后出售

D. 大米主要含淀粉,属于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滤纸做成的无色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烧杯口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  )

A.石蕊试液和浓盐酸

B.酚酞溶液和小苏打溶液

C.石蕊试液和溶液硫酸

D.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照明弹燃烧会发出耀眼白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暗红色固体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磺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际上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4原子在考古学中常被用来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下列关于碳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4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14原子的质量比碳12原子的质量大

C. 12原子和碳14原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D. 12原子和碳14原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导致雾霾的原因之一是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CO2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是Cu—Zn合金,为测定其中Zn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精确称取0.50 g合金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已知:H2的密度近似为0.090 g·L—1

【实验步骤】:

______②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③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5 mL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关闭活塞;⑤待温度降至室温时,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49 mL⑥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管中加入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面相平,关闭活塞,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面高度差_____(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为了准确地测量氢气体积,在读取量气管中液面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4)计算此Cu—Zn合金样品中Zn的质量分数(3分,精确到小数点后3)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______

A.实验过程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B.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

C.装置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