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液在点 P 时处于_____(填饱和不饱和)状态。

2t2时,5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a 物质_____克。

3)除去 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b,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蒸发浓缩、_____,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4t2时,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溶质质量分数:b > a > c

B 析出固体的质量 a > bc 无固体析出

C 溶剂的质量:a < b < c

D ab 是饱和溶液,c 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饱和 25 降温结晶 AD

【解析】

1)因为P点在曲线上,所以溶液在P点时处于饱和状态。

2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t2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 a物质,所以t2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25g

3a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除去 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b,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4A 假设t2时,三种溶液溶剂的质量均为100g,则t1时,a的溶质质量为20gb的溶质质量大于20gc的溶质质量小于20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b > a > cA正确;

B 因为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B错误;

C 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t2时,三种溶液溶剂质量不能确定,降温到t1时,溶剂质量也不能确定,C错误;

D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因为a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温度降低,析出晶体,此时ab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 无晶体析出,也不再是饱和溶液, D正确;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干燥氧气B. 测定溶液pHC. 量取9.0mL液体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将筹备建造全球第一座宝藏博物馆,收藏和展览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文物。下图是遗址发掘出的一些金属制品文物图片,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A蜀王金宝 B银锭

C铁矛 D铜币

1A图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元宝(金印章)。银和金均是曾被或仍然被当作货币的金属,人们只说“银行”、“收银台”,而不说“金行”、“收金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银可以形成多种合金。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且成分中含银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青铜 ②水银 ③不锈钢 18K黄金

3)从上图中可判断铁比铜要活泼的信息是________。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试剂为铁、银____(填数字序号):①稀盐酸 AgNO3溶液③CuSO4溶液。该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基本类型为_______

4)被发掘出的明末铜币已经锈迹斑斑,生成铜绿(Cu2(OH)2CO3)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中的组合是_____

5)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水下铁质兵器铁矛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_等物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合理措施(至少一点)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神奇的新材料宝库。如图分别是稀土大家族中镧、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镧与钇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B.稀土系储氢镧镍合金属于混合物

C.镧镍合金的熔点比镧、镍的熔点要高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LSD(化学式为C20H25N3O)是一种俗称为邮票的新型毒品,毒性极强。下列关于C20H25N3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SD 属于氧化物

B.LSD 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LS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3g

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保存不当会变质而发白色。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过氧化钠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原因:

甲: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乙: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为探究过氧化钠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保存不当而变质发白色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

[实验 2]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 1 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B 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 中盛有浓硫酸。

3B 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C 中盛有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

4)在 D 中观察到_____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 3]兴趣小组按图 2 所示装置探究水和过氧化钠反应。

5)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_____

6)根据酚酞溶液变红色,可以检验有_____生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后红色褪去。(老师提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H2O2使酚酞由红色褪为无色。)

[实验4]水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物的再探究

7)另取水与过氧化钠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烧杯中,加入二氧化锰,目的是_____,充分搅拌后,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且放置一段时间都不褪色。由此得出反应乙也是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反思提高)

8)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最终都生成碳酸钠,因此过氧化钠必须_____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④粒子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B. ③⑤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 若⑤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原子

D. ①②③④共表示3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1110日,温州市市乐清高速一辆满载着15t稀硝酸的槽罐车处理不当,部分硝酸从阀门泄漏出来。于是,化学小组同学对硝酸的性质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完成下列问题:

1)事故现场,浓硝酸泄露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则浓硝酸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

2)化学小组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发现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则稀硝酸显_____(选“酸”、“碱”或“中”)性。如果要使硝酸溶液的pH升高,可以采取_____的方法。

3)硝酸在光照或加热时可发生反应为:4HNO34NO2+O2+2H2O,则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保存硝酸时应注意__________

4)如果硝酸泄漏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处理,生成中性的硝酸钠和水,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化学小组认为稀释后的硝酸如果直接流进附近的农田,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请你解释其原因,并对此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的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铜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2)2n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3)3可知,从微观角度看实质,参与反应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符号表示)

(4)依据图12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铜原子的中子数为29

B 铜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3.55g

D 铜元素在化合物中可以显+1

(5)下列所示的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___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